实验室概况
 
 
 
 
 
 
相关文章
 
 
 
 
 
 
 
 
 
 
 
  首页 > 综合新闻
如何提升防大灾抗大灾能力?——极端天气事件"常态化"背景下的地灾防治思考
 
作者:李响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4-04-24   浏览量:3408次

    近几年来,“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甚至“几百年一遇”这些本该躲在角落里的字眼,却经常见诸报端。特大暴雨、罕见强风暴、台风,以及由此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这些极端天气和灾害离普通大众如此之近,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惶恐于极端天气和重特大灾害的威力。

  很少有人真正相信玛雅人关于“2012”的预言,但是,这些极端天气和灾害不断侵袭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惨重的人员伤亡,却不免令人忧心。有专家预言,在未来,这种目前被看做是极端的天气,将可能成为常态。

  当极端天气正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到来,人们不禁追问:我们是否具备了抵御极端灾害的能力?我们该如何提升防大灾抗大灾的能力?

  极端天气常态化?

  何为极端天气?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当气候要素(气压、气温、湿度等)的时、日、月、年值达到25年一遇,或者与相应的30年平均值之差超过标准差的两倍时,就可以将此归为极端天气。简而言之,极端天气就是指严重偏离常态,并且接近或者超出已有天气变化极值的天气现象。

  在统计学意义上,这应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但近几年来,对“三十年一遇”、“五十年未见”、“百年不遇”极端天气以及灾害的报道,似乎已多到让人麻木。

  看看国内,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的善后工作尚在继续,台风“韦森特”已登陆广东,带来狂风骤雨,各地迎来一轮又一轮突破纪录的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长江、黄河洪水齐发,各大水库不断迎来“****洪峰”的挑战……

  放眼国外,朝鲜最近发生的水灾已致近百人死亡;俄罗斯200年一遇的大洪水,导致171人遇难;美国东部地区遭遇罕见强风暴袭击,数十人遇难;前不久印度东北部连降暴雨引发山洪,至少已造成上百人死亡,600万人流离失所……

  面对这些,人们不禁要问,极端天气难道已成常态?

  2011年11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了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明确向世人表示,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出现频率正在升高,并首次披露极端天气频发的态势与人类活动相关。

  一位气象专家这样表示:“鉴于由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的经济损失总体将呈逐渐增加趋势,各国应当提前防御。”

  地灾将更加频繁剧烈

  极端天气成为“常态”,给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防灾减灾工作,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极端天气不仅发生频率加大,而且致灾性也在加重。随着极端的气象灾害更加频繁和剧烈,由此引发的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也会随之更加频繁和剧烈。

  以北京2012年“7·21”特大自然灾害为例。在北京市政府公布的因灾死亡人员名单中,至少有1人死于地质灾害。灾害发生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立即组织15个调查组,对10个山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共调查了隐患点478处,其中新增加的隐患点就有196处,甚至有些原来设置的地质灾害避险点也存在崩塌或滑坡的隐患。

  事实上,近期很多大型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由极端天气引发的。

  6月28日,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的白鹤滩水电站施工区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导致数十人失踪;5月10日,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数35万……

  而专家认为,2010年8月8日发生的舟曲特大泥石流,就是在极端天气下地质灾害的典型。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此前曾表示,舟曲县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仅为400多毫米,****年降水量也只有579.1毫米,是一个降水较少的地区。但灾害发生时,在40分钟之内的降雨量就达到了97毫米,再结合独立的地质条件诱发了泥石流,才最终导致这样一次特大型的自然灾害。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不是每一次极端天气事件都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但对那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来说,极端天气的危害常常是致命的,而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对极端天气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有人都应该有所准备。”

  补齐防大灾减大灾的短板

  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现状,IPCC的报告强调,各国政府都需要认真考虑应对措施。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要减缓和适应并重,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是更为优先而紧迫的问题。面对极端气候事件,提升灾害防御和管理能力是采取适应行动的当务之急,是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第一道防线。

  对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同样如此。虽然此前在群策群防网络建设中,大部分地方加大防灾减灾建设力度,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严峻的形势和现实需求相比,对极端天气及其引发地灾的监测和预警手段,仍显不足,防御应对体系建设仍存在明显短板。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预警信息传递的渠道并不畅通。

  甘肃“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之所以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原因之一就是发布预警的渠道不畅,灾害预警“难进家门”,群众无法及时得到撤离的消息。

  据报道,这次灾害发生前2小时左右,当地气象部门才发出岷县可能降暴雨的天气预报。正是因为预警信息发布时间太晚,加之山区信息传递手段滞后,一些村庄还没收到预警信息,山洪、泥石流已扑面而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面对经常化的极端天气,补齐防大灾减大灾的短板,成为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当务之急。

  在北京,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对在地灾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新增的隐患点,已通知当地相关政府和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并立即展开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补发明白卡等工作,将隐患点的居民纳入群策群防体系。

  在一些经常受到极端天气威胁的地区,国土资源部门大多已采取多种办法,应对地质灾害频发的态势。例如,与防汛办、气象局、民政局等多部门协同,提前做好极端天气预报和灾情预警;提前巡查排查,组织群众撤离转移;提前启动应急响应预案。

  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专家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一,要增加抗灾自救意识;第二,建立完备的预警体系;其三,进一步完善应对重大突发性灾害的法律法规体系;其四,建设应急处理系统,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常态化;其五,加强国际合作。

  其实,极端天气频繁引发大灾大难,早就引起了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视。早在2010年,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就共同召开了全球极端气候与地质灾害座谈会。

  专家们认为,地质灾害防治不能只着眼于应急调查,应加强地质基础研究,把应急评估制度化、标准化;要大力开展地灾风险评估和管理研究,在地灾易发区要提倡主动减灾思路。

  当然,短板虽然存在,只要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就能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打印此页】【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电话:0591-83710326    E-mail:fjklgh@163.com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杨桥西路145号    邮编:350002
Copyright©2008-2012   福建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闽ICP备11023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