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科普文章相关文章
 
 
 
 
 
 
 
 
 
 
 
  首页 > 科普园地 > 科普文章
转变减灾理念,全民科技防灾--摘引《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作者:周飞飞 范宏喜 李祥龙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时间:2015-09-28   人气:4274次

 转变减灾理念,全民科技防灾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亚太地区负责人阚凤敏访

从救灾到减灾,联合国的理念在转变

  作为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亚太地区的负责人,阚凤敏博士从事救灾减灾工作已有10 多年。第三届世界滑坡论坛期间,记者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采访了阚凤敏。

  阚凤敏的观点是,人类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存在误区。它们本身并非自然灾害,只有对人类产生了影响和危害,才被称之为灾害。比如地震或者滑坡,如果发生在无人区就是纯粹的自然现象,不会造成任何危险。所以,我们平日所说的种种自然灾害,更应该被称为致灾因子,应该被归为自然现象的范畴。

   灾害无论怎么救都会越来越多,因此,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重点要从解决灾害问题的源头开始。这样的思路也体现在了她在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工作中,起初致力于各国的救灾工作,近10 多年则更加关注防灾与减灾

  她告诉记者,联合国对减灾的概念也是逐步形成的。

  1994 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减灾大会,关注的还是自然灾害本身,提出了各国要加强协作,共同对付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的自然灾害。到了2005 年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就开始强调把减灾观念深入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中,强调加强减灾体系建设,通过开发灾害早期预警系统,增强减灾能力,降低灾后重建阶段的风险。20153月,第三次世界减灾大会将在日本仙台举行,届时,将形成2015年后全球的减灾框架。

  理念与思想的改变需要时间,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减灾行动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现在,我们越来越强调减轻灾害风险的概念,希望团结全世界各利益相关方的力量,致力于减轻社区与国家的灾害风险。

面对致灾因子,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减灾的内涵是什么?是人类通过自身行为减少致灾因子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

  阚凤敏举了个简单的例子:下大雨是自然现象,并不意味着城市就要被淹,问题的症结在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时候,相应的排水处理能力没有考虑进去。也就是说,许多的灾害是可以通过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予以避免的。

  了解减灾的概念很重要。如果人们认识到这些自然的现象并不会必然带来灾难,那我们就会想办法来减小灾害的损失,甚至可以预防小的灾害发生。她认为,减轻自然灾害至少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预先认识灾害的危险,尽可能地避让;二是从建筑物等人工设施的质量上下功夫,把防灾的思想融入社会进程的全过程。比如,在地质灾害多发的四川省建学校,首先要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看是不是适合建学校,选择最安全的地方,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也许各地风险都比较高,实在无法避开,那就要在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上做文章,提高这些建筑的抗震抗灾级别,并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实行实名制问责等制度。这方面,日本是个很好的实例。

  阚凤敏说,政府与社会一定要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要建立完备的监管和风险评估机制,从每一个环节上考虑如何降低灾害风险,即在灾害风险的源头上下功夫。她强调,政府必须把减轻灾害风险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方案,在此基础上再做其他的计划。这样,才能是有预见性的和可持续发展的。

  当前,联合国正在用全新的方式来开展减灾工作,即更加重视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通过预警加强准备工作,从而减少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与其受灾后发物资,不如提前做好灾害风险准备。”“尽管无论我们如何准备,总有大灾会超出人类的准备,但只要我们一直持续地作准备,那就能减少损失。阚凤敏说。

科学防灾减灾,科技要与社会紧密结合

  阚凤敏说,灾害风险问题是很难克服的,很多时候,人类征服不了灾害,但我们必须清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灾害防治的基石,只有依靠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人类才有可能不断减轻灾害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对于这次国际滑坡大会上展示的许多防灾减灾技术,阚凤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认为,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减灾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但她也一再强调,科学一定要和人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这些理论和技术只有****限度地为人类减灾提供可能和支持,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她谈到,现在一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老百姓不知如何用,所以,科学技术要做到与政治、与社会的结合,科学家与政策研究者之间要有良好有效的沟通,还要最终形成老百姓能理解的表达。

  她认为,防灾减灾必须是整个社会都参与的事情,尤其要把减灾教育纳入全民教育,把救灾防灾知识变成全民日常知识的一部分,成为人生活的一个本能。如同过马路知道看红绿灯,看车、买房子知道注意地理位置和朝向,地震了老百姓也应知道不要往外跑,应该先找庇护的地方,如墙角、卫生间等空间小、支撑力大的地方,等到情况稳定后,再立即离开。这些知识的传播,对个人的生存、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减灾救灾必须发动全民,各自都能发挥所长。阚凤敏衷心地希望。

 

 
打印此页】【关闭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电话:0591-83710326    E-mail:fjklgh@163.com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杨桥西路145号    邮编:350002
Copyright©2008-2012   福建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闽ICP备11023511号-1